CHEN

杭州建工集团建工建材公司的科技创新之路

Time:2017-04-15

44444444444444.png


《2016年第二批浙江省科技型企业名单》揭晓,杭建杭构·建工建材公司成功进入浙江省科技型企业之列。据悉,此次获评的300多家高新企业中,多数为科技、电子、网络和技术开发公司,而杭构建工建材公司作为一家传统的混凝土预制构件企业何以成为浙江省科技型企业的?

杭州建工建材公司能通过浙江省高新企业认证,与其多年来重视科研发明、技术改造,并把科创成果为企业生产力不无关系。

杭州建工建材公司是杭州建工集团与杭州建筑构件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投资设立的专业化公司,传承“杭州构件”50多年预制构件专业制造经验的“老字号”。它是杭州业界第一家引入先张法施工预制构件企业,余杭区唯一一家大型预制箱梁、隧道盾构管片专业化生产企业。

企业如人生,经过一段长长的岁月,到了知天命年纪就会开始老象毕显,怎样能使“老字号”变成“长青号”使其容光焕发,青春永驻呢?秘诀只有两个字——创新。

 

重创新 建工作室

这家生产预制构件的老字号企业是如何进行科技创新的?

记者来到它们位于杭州城北的仁和基地,在一个藏在车间深处、两间办公室大小的房间,建工建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杭州市建设系统技能带头人唐永新环顾一圈说,“这是我们的预制件创新工作室,主要从事预制构件的生产制作过程的发明、创造和改进,以加快产品和设备的转型升级,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提高企业效益,让产品更有竞争力。”

这个创新团队有成员10余人,包括职业技能带头人(总工)、技术骨干和一线工人,被称为从上到下一条线。近两年来,工作室完成了让管片轻松翻身、又快又多地运送管片和给管片电子蒸养等一系列发明创造。杭构仁和基地专利成功累计申报20余件,为企业直接创造一大笔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走出空空如也的工作室,因为大伙儿都在一线忙碌着,除了写材料、开会,几乎没时间坐在这里。身为工作室的老大唐永新一边锁门一边介绍:“一线工人在实际操作中,他们其实比管理人员看到的面更广,更立体,他们每天在做同一件事情,等于每天在摸索,就会动脑筋:如何才能又快又省力气,如何操作才能更安全,这些经验总结出来日后都有可能成为小技改、小发明。结合实际经验,发挥聪明才智,要让每个工人都成为专家。”

从合成工艺抗泥型聚羧酸的研制到提高功效的管片翻转吊具,从实际应用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在装配式构件上的应用和高保水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在细砂混凝土中的应用到克服场地局限性的自制筛砂设备,一个个小创新有心又有型。

“产品和设备的转型升级,需要技术创新,更需要日常的一个个小技改小创造,这些小技术积少成多,通过累积叠加,一步步朝着向技术创新提升生产力的目标迈进。”唐永新说。

除了培育创新工作室,他们还通过职工“五小”活动、职工技能比武、技术交流活动及职业技能带头人的培育、师带徒活动等工作,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发展。

 

新技术 拓新市场

 在建立日常技术创新团队搞小改小革外,公司还不断推进开展技术创新攻关工作,今年新确立13项职工“技创”项目,还与浙工大工程设计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仁和基地被列为“杭州市新型建筑工业化示范生产基地”,迈出了“新型建筑工业化”转型之路的坚实一步。

为满足主导产品的生产需求,公司投资兴建了先进科学的商品砼和构件生产线,投资效益显著。

他们深刻地认识到,要想立足市场,就要在科技创新上下真功夫,此公司上下思想一致,不仅嘴上喊,还实实在在干。公司针对市场需求和变化建立了大容量、绿色环保的上料系统。

为确保大宗原材料供应,他们依托东塘河港建立了3个500吨级泊位。码头水域宽阔,配有8吨吊机2台,皮带输送机2台,年吞吐量150万吨。配套建有地仓式砂石料场,总面积2564平米,库容量2.3万吨,具有无尘、环保、自动配料功能。

公司还建立了高性能、高速度的砼供应系统。目前,商品砼生产线已配备了3立方搅拌机的搅拌站两座,设计生产能力达每小时260立方米,采用全电脑控制,其中HZ-150搅拌站整体性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配有混凝土搅拌车20辆,混凝土移动运输泵和固定泵各2台,应用GPS车载定位系统和ERP生产管理系统,提高生产效率。

要想做市场“老大”,就要瞄准高、精、尖。公司为此还建立了大规模、高精尖的构件制作系统。目前,构件生产线已占公司总占地面积的三分之二强。分别建有常规构件生产线和管片生产线。建有总面积2万平米的常规构件制作台座5条,2252平米的室内钢筋车间1座,新建10000平米管片生产车间1座。目前已配有大跨度、高起升的5吨、10吨、20吨、45吨行车12台,各类高精度模具齐全,钢筋制作、 生产机械配套。并安装有构件蒸气养护设施、功能完善。

先进、完备的产品检测系统。公司现已配备了全套先进的产品试验、检验设备。中心试验室拥有4台先进的微电脑控制试验机,抗渗仪,抗折机、养护箱、沸煮箱、筛析仪、贯入仪、水泥试验设施、管片检漏架、三环拼装测试台等等试验设备、仪器先进完备,运用科学的检测手段,完善的检测程序,确保生产全过程受控,提供高质量产品。

 

出成效 研发隧道管片

建工建材公司的科研成效还充分体现在隧道管片的开发和制造上。该公司主要生产管片,预制箱梁、预拌砼、湿拌砂浆为辅助。公司为杭州众多地下隧道生产提供盾构混凝土管片,数个高速公路提供大型预制箱梁,年产值超1.8亿元。

隧道管片是由高强度的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的用于隧道建设的基本模块,隧道建设完成后,由于沉降、震动或者受力不均等原因,导致各个隧道管片之间产生缝隙,地下水便会透过缝隙渗入到隧道中,对隧道的使用以及安全性产生不利影响。

公司针对上述问题,研发了一种防渗水盾构隧道管片,通过在密封槽的槽壁与隧道管片本体之间填充吸氧层,并且在主密封槽的两侧增加副密封槽,多层防水的同时也减缓了密封槽内弹性橡胶密封垫的老化,提升隧道管片的防水性能。

盾构隧道管片与盾构隧道管片之间需要通过水泥等连接,其刚度相对较弱,易产生渗水漏泥或者产生局部破坏等现象。他们针对上述问题,研发出了一种高强度盾构隧道管片。

别看混凝土花头真不少。盾构隧道管片通过连接凹槽以及凹槽内的固定件加强固定,当两块盾构隧道管片相连接时,凹槽上的通孔与浇筑孔相连通,浇筑水泥时,水泥会通过浇筑孔向凹槽上的通孔流动,使水泥可更加均匀且快速地通过浇筑孔向凹槽流动和填充,达到了密封效果,使连接端不易渗水漏泥,使得盾构隧道管片之间形成更好的刚度,提高整体的刚度,延长使用寿命。这项技术也获得了专利。

在国家倡导住宅产业化、交通工程构件预制化的大背景下,杭州建工建材公司坚持走创新发展之路,致力于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做大做强。

公司将继续加强隧道管片构件的产品开发,使公司产品具有高附加值。公司还将不惜重金引进更先进的检测设备,通过对生产产品的质量把控严格精密的鉴定,进一步提升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科技创新使一家“老字号”有了新活力,也赢得了市场竞争的话语权。公司的业务量不断扩大,除了地铁所用外,他们的产品领域和辐射性不断扩展。这是技术创新给他们实实在在的回报。公司先后荣获浙江省工商企业信用AA级“重合同,守信用”单位、浙江省重质量、守承诺、创名牌首批三满意单位等系列荣誉。公司预拌混凝土及各类混凝土预制构件两类产品被认定为“浙江省工程建设重点推荐名优产品”,成为了“浙江省建材试验协会”、“杭州市余杭区建筑业协会”、“杭州市商品混凝土协会”、“中国商业联合会”、“浙江省市政工程协会”的会员单位。2008年经省经贸委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委员会评审,公司C10-C40商品混凝土产品被认定为资源综合利用产品。

公司计划在未来2~3年内扩大研发场地,增添仪器设备及全自动生产线,计划每年申报6~8项专利。进一步完成研发项目开发,进行成果转化,用高新技术全面改造传统产品,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形成独具特色的拳头产品,带动商用混凝土及构件行业的发展,以提升广厦“杭州构件”品牌在全国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让科技创新真正落地开花

今天本报发表杭州建工集团建工建材公司走科技创新之路,使企业老树发新芽,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经验介绍文章,旨在通过广厦系统内的这家企业靠科技创新立稳脚跟的成功案例,激发全体广厦人大力开展科技创新的自觉性和紧迫感,真正让科技创新坐到前台、落到实处、开出花朵!

前不久,控股集团召开了建筑业发展研讨会,楼明主席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省建管局领导联系中国建筑业发展的新动向、新趋势,提出了"广厦建筑业要在八个方面有所作为"的诚恳建议,与会的许多代表在分组讨论会上发言,对广厦建筑业今后的发展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建议。这些讲话和发言为广厦建筑业未来如何发展打了一针清醒剂,开了一个沉下心来认真分析、冷静思考的好头。

“狼真的来了!”近年来,随着供给侧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推动建筑工业化的政策和举措,建筑行业内部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大裂变,一批紧扣供给侧改革和国家倡导的绿色发展的企业正在悄然崛起,正逐步成为建筑大市场强有力的竞争者,成为建筑业下一轮发展的“虎狼之师”。这是中国向更有质量的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这也是传统建筑企业能否奋而思进、脱胎换骨赢得重生的最后一战!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将毫不留情地决定每个建筑企业的活着或者消亡。

事实已经证明,当前,中国建筑业正逐步进入从“中国建筑”到“中国建造”的快车道,这是不以人的意志所转移的。一些进入建筑领域制高点的新锐企业,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在模式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新型建筑人才集聚和培养上先走一步,他们有更多的危机意识、有更多的前瞻性,更有发现不足、勇于闻鸡起舞,果断调整和改变的决心和胆识。

市场永远是给善于变革、乐于进取的人以机会。在中国建筑业迅猛发展的今天,广厦人一定要打开窗户看世界,要转变传统观念,打破不适应市场竞争需要的老框框,紧紧抓住顺应建筑业现代化的总趋势,在生产经营等方面大力转轨。要把“互联网+”思维融入到上到决策,下到生产经营和现场施工全过程。用“互联网+”思维和手段拓宽决策开放度和全球合作朋友圈、提升管理精细度、优化施工现场物料进出和人力安排,质量监控等等的精准度,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通过“互联网+”思维和手段,使企业成为互联网的得益者。

科技创新,让企业受益,关键还在于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全体广厦人要打开视野在模式创新中大胆实践,敢于探索。同时,要把科技创新放到突出的位置,花更多的精力,投入更多的资金,在技术创新上下血本。要满腔热情地爱护技术人才,更多地倾听和采纳他们的意见建议,充分发挥技术人才的主创精神。

外面的世界多精彩,外面的世界战犹酣。拿出老一辈创业者勇立潮头的精神出来,不迟疑莫等闲,广厦加油!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