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的日历翻过了一半,国际金融危机袭来已一年有余。在经历此番风雨之后,浙江民企活得还好吗?浙江民营经济的“指标股”――万向、广厦、娃哈哈、正泰、雅戈尔、恒逸……眼下境遇如何?带着诸多问题,我们走进浙江民企的“第一方阵”。
危机面前凸显强大的生存能力
发端于美国、迅速蔓延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外向度逾50%的浙江和外贸依存度较高的浙江民企来说,感受尤为强烈。受访的诸多民营企业家表示,这场冲击来得早、来得快、来得猛。
“我办企业39年,还从来没有碰到过这样突如其来的困难!说实在的,当初我也有点慌。”杭州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鲁冠球形容国际金融危机好像一场地震,去年12月,万向集团的汽车零件出口一下子减少了一半多,半导体材料出口下降了九成。
广厦控股董事局主席楼忠福记得,他们在迪拜承接的40多亿元的跑马场停车场工程,突遇业主方资金链断裂,迪拜80%的在建项目,竟然都停工了。昨天还热火朝天的工地,似乎一夜之间人走楼空。
“国际金融危机让我们去年少赚了13个亿。”雅戈尔集团董事长李如成说,雅戈尔原来预计去年可实现利润40亿元,最后只实现了27亿。光一个美国市场,盈利就大幅缩水近一个亿。
去年以来,更有一些浙江知名民企资金链断裂,发生财务危机。所谓“浙江民企倒闭潮”传言四起,有关方面不得不及时出面澄清。
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的确让浙江民企经受了一场市场风雨的洗礼。浙江省工商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浙江民营企业注销数创近六年来最高,而新登记企业数却为近六年来最低,虽然企业总量依然保持稳中有升,但下行趋势加快。
对此,多位民营企业家表示,从某种意义上说,国际金融危机也是一件好事,它调整掉了一些本来就该调整掉的落后产能。
优胜劣汰,本来就是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基本规律。
浙江民企“第一方阵”,在这场危机面前凸显强大的生存能力:万向上半年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66%;广厦海外市场逆势飘红,去年海外新承接工程业务63亿元,达历史最好水平,上半年利润同比增长35%;雅戈尔服装国内市场快速增长,去年销售增长16%,今年上半年销售继续加速;恒逸集团在国际原油价格剧烈波动的情况下,上半年盈利增长超过100%;正泰上半年利润增长20%……
据浙江省工商局统计,今年上半年全省新登记内资企业48428户,比去年同期增长4.8%,其中私营企业45346户,比去年同期增长约8.1%。
在宏观经济出现企稳回升态势的大背景下,浙江民企主力已成功“突围”。
宏观调控下的民企生态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央砸下四万亿投资,并实施了一整套“保增长”的调控措施。有形之手,如何搅动浙江民企生态?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似乎有着丰富的切面。
受访的绝大多数企业家一致认为:“在当时形势急转直下的情况下,四万亿投资有力牵制了经济的过快下滑,对稳定中国经济的基本面,起了关键作用。”
在宗庆后看来,作为民营企业来说,应该争取的商机不在这4万亿本身,而是这4万亿之外的带动效应。比如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批的工人,工人干活总要喝水解渴,拿了工资会给孩子们买饮料,这就是饮料行业的商机。所以,在寻找商机上,我们需要再绕个弯子找方法,不过这也向来是浙商擅长的一面。
部分企业家透露,他们从这4万亿里或多或少分到了一杯羹。广厦旗下的控股子公司“陕西路桥”拿到了30亿元订单,旗下上海公司承接了10亿元的市政项目建设。主营高低压电器的正泰集团、人民电器集团的逆势上扬,也部分受益于四万亿投资。
也有一些民营企业家告诉我们,政府主导的投资大多投向基础设施领域,直接受益者多为国企,对浙江以制造业为主的民企群体来说,直接订单分享不多。
还有企业家认为,下一步,如果政府投资能够有效带动社会投资跟进,不仅会提高投资效率,政府本轮宏观调控效果也会更好。
继出手四万亿后,国家又推出了一系列拉动内需的政策,从家电下乡到汽车下乡,再到家电以旧换新、减免小排量汽车购置税。这对以日用消费品制造为主的浙江民企利好明显。以家电下乡为例,慈溪的家电企业就有宁波惠康国际工业有限公司、宁波浪木电器等几十家企业、数百种型号的产品进入“家电下乡”目录。
国家出台纺织业、装备制造业等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调高出口退税率,降低企业税负等等,浙江民企亦受益良多。
外贸比重原本高达95%的象山针织服装产业,初步实现向内转型;今年前两个月出口骤降40%的玉环家具业,学会了内外贸“两条腿走路”;义乌2300多家玩具企业在外贸订单迅速减少的情况下,“掉转枪口”向内,挽救了整个产业。
浙江民企三十而立
采访中,我们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假设二三十年前,中国就已加入WTO,即中国和世界有着和今天同样的一体化经济语境,那么这场国际金融风暴对浙江民企的冲击,又会是怎样?
“恐怕会很惨!”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脱口而出。
省私营(民营)企业协会日前出炉的“民企生存状况调研报告”认为,在这波危机冲击中,规模较大企业受到的影响要小于规模较小的企业。
在市场经济中一路摸打滚爬过来的这些著名民企,对这场危机做到了“见事早、行动快”。
恒逸集团董事长邱建林从美国花旗银行身上,率先嗅到了危机的味道。
2007年12月30日,恒逸集团和花旗银行签署协议,决定引入花旗银行作为战略投资者。可到了2008年5月,花旗银行突然说:“我们拿不出钱了,只能毁约,并愿意承担罚款。”
“著名的花旗银行拿不出钱了,西方金融一定是出了大问题!”邱建林说,他本能地感觉到了大地震的前兆。
国际原油价格的疯狂涨跌,也让邱建林看到了危险信号。去年6月18日,公司全部高管到普陀山开会,在关键时刻推出非常之举:改变库存一个月的通常做法,把库存压低到两三天,一船船还在公海上向恒逸运来的原料被不惜代价转手;对公司生产经营只考核现金流,不考核利润指标;对在建项目,一律缓建或“封盘”……
事实证明,这一系列果敢坚决的举措,让恒逸集团至少省下两三个亿。
“如果没有多年积累的实力,这一次我们也许就挺不过去。”楼忠福坦言,去年总造价达40亿元的迪拜跑马场停车场项目,突然遭遇业主方资金链断裂。灾难面前,连跑马场主体工程的总承包商――一家来自新加坡的企业,都选择了放弃。广厦却没有退却。楼忠福相信,这个全世界最奢华的跑马场项目一定会如期开业,业主方只要挺过眼下这个资金链紧张的难关,将来的还款能力一定不成问题。于是,广厦不退反进,从国内调集数亿元资金帮业主方垫付工程款,保证了工程进度。
如果问娃哈哈为什么能有一副屹立不倒的好身板,宗庆后不会向你多谈外界常言的销售网络、品牌营销和新品开发,而是告诉你他的“柔性生产线”。这个高科技的生产线,是娃哈哈多年花费巨资打造而成的,能够高效率地生产娃哈哈所需的巨量饮料瓶。
在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的枪林弹雨中,娃哈哈之所以毫发无损,并不完全得益于以内销为主的产品结构,也不完全得益于饮料这个行业的特殊性。“企业本身的素质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因素。”宗庆后说。
为下一个春天准备好种子
今年4月,联合国粮农组织把国际天然纤维论坛放到了中国的西双版纳举行。将众多国际粮农专家和纺织专家吸引到彩云之南的,是这里诞生的世界上第一条工业化汉麻纤维加工生产线。专家们认为,“天然纤维之王”汉麻具有吸湿、透气、舒爽、散热、防霉、抑菌、抗辐射等特性,汉麻纤维的研制成功,堪称一次纤维革命。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首席代表赛奇托莱科女士为此向汉麻纤维的研发单位雅戈尔集团等3家单位颁发了创新奖奖牌,以表彰他们在开发天然纤维领域所作出的贡献。
“中国是纺织服装大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原料消耗大国,去年棉花需求的进口依存度已经超过35%,汉麻纤维作为绿色环保的新资源,可缓解我国天然纤维紧缺的现状,和棉花相比,汉麻种植基本不施农药、不用化肥,不污染环境。汉麻还可替代石油、煤等矿物原料,减少我们对矿物能源的依赖。”雅戈尔集团董事长李如成说,雅戈尔携手有关部门开展技术攻关,一一破解了汉麻纤维产业化进程中的种种难题。
目前,雅戈尔汉麻公司已具备了年产汉麻纤维2000吨的生产能力,汉麻产品今年下半年将全面上市。“这项技术将是雅戈尔未来的一个核心竞争力。”李如成对此满怀信心。
也是今年4月,万向集团的纯电动汽车锂电池生产基地项目,在万向已有电动汽车项目基础上新增投资13.65亿元,到2010年将达到年产1000辆纯电动商用车、10亿瓦时锂离子动力电池的产业规模。
去年,在国际光伏产业的低潮中,正泰却看到了未来的市场制高点。在杭州,正泰投资20亿元上马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大手笔吸纳高科技人才,组建完成了三支博士研发团队。这种第二代太阳能电池消耗材料只有第一代的10%,光电转化率却超过了9%,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南存辉预计,随着太阳能电池成本的不断下降和传统火电价格的持续上升,在2015年左右,太阳能发电有望实现市场化盈利。
尚处寒冬,却已在为下一个春天准备种子。这些民营企业家用自己的实践诠释了什么叫危中寻机。
(来源:浙江日报)
危机面前凸显强大的生存能力
发端于美国、迅速蔓延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外向度逾50%的浙江和外贸依存度较高的浙江民企来说,感受尤为强烈。受访的诸多民营企业家表示,这场冲击来得早、来得快、来得猛。
“我办企业39年,还从来没有碰到过这样突如其来的困难!说实在的,当初我也有点慌。”杭州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鲁冠球形容国际金融危机好像一场地震,去年12月,万向集团的汽车零件出口一下子减少了一半多,半导体材料出口下降了九成。
广厦控股董事局主席楼忠福记得,他们在迪拜承接的40多亿元的跑马场停车场工程,突遇业主方资金链断裂,迪拜80%的在建项目,竟然都停工了。昨天还热火朝天的工地,似乎一夜之间人走楼空。
“国际金融危机让我们去年少赚了13个亿。”雅戈尔集团董事长李如成说,雅戈尔原来预计去年可实现利润40亿元,最后只实现了27亿。光一个美国市场,盈利就大幅缩水近一个亿。
去年以来,更有一些浙江知名民企资金链断裂,发生财务危机。所谓“浙江民企倒闭潮”传言四起,有关方面不得不及时出面澄清。
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的确让浙江民企经受了一场市场风雨的洗礼。浙江省工商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浙江民营企业注销数创近六年来最高,而新登记企业数却为近六年来最低,虽然企业总量依然保持稳中有升,但下行趋势加快。
对此,多位民营企业家表示,从某种意义上说,国际金融危机也是一件好事,它调整掉了一些本来就该调整掉的落后产能。
优胜劣汰,本来就是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基本规律。
浙江民企“第一方阵”,在这场危机面前凸显强大的生存能力:万向上半年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66%;广厦海外市场逆势飘红,去年海外新承接工程业务63亿元,达历史最好水平,上半年利润同比增长35%;雅戈尔服装国内市场快速增长,去年销售增长16%,今年上半年销售继续加速;恒逸集团在国际原油价格剧烈波动的情况下,上半年盈利增长超过100%;正泰上半年利润增长20%……
据浙江省工商局统计,今年上半年全省新登记内资企业48428户,比去年同期增长4.8%,其中私营企业45346户,比去年同期增长约8.1%。
在宏观经济出现企稳回升态势的大背景下,浙江民企主力已成功“突围”。
宏观调控下的民企生态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央砸下四万亿投资,并实施了一整套“保增长”的调控措施。有形之手,如何搅动浙江民企生态?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似乎有着丰富的切面。
受访的绝大多数企业家一致认为:“在当时形势急转直下的情况下,四万亿投资有力牵制了经济的过快下滑,对稳定中国经济的基本面,起了关键作用。”
在宗庆后看来,作为民营企业来说,应该争取的商机不在这4万亿本身,而是这4万亿之外的带动效应。比如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批的工人,工人干活总要喝水解渴,拿了工资会给孩子们买饮料,这就是饮料行业的商机。所以,在寻找商机上,我们需要再绕个弯子找方法,不过这也向来是浙商擅长的一面。
部分企业家透露,他们从这4万亿里或多或少分到了一杯羹。广厦旗下的控股子公司“陕西路桥”拿到了30亿元订单,旗下上海公司承接了10亿元的市政项目建设。主营高低压电器的正泰集团、人民电器集团的逆势上扬,也部分受益于四万亿投资。
也有一些民营企业家告诉我们,政府主导的投资大多投向基础设施领域,直接受益者多为国企,对浙江以制造业为主的民企群体来说,直接订单分享不多。
还有企业家认为,下一步,如果政府投资能够有效带动社会投资跟进,不仅会提高投资效率,政府本轮宏观调控效果也会更好。
继出手四万亿后,国家又推出了一系列拉动内需的政策,从家电下乡到汽车下乡,再到家电以旧换新、减免小排量汽车购置税。这对以日用消费品制造为主的浙江民企利好明显。以家电下乡为例,慈溪的家电企业就有宁波惠康国际工业有限公司、宁波浪木电器等几十家企业、数百种型号的产品进入“家电下乡”目录。
国家出台纺织业、装备制造业等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调高出口退税率,降低企业税负等等,浙江民企亦受益良多。
外贸比重原本高达95%的象山针织服装产业,初步实现向内转型;今年前两个月出口骤降40%的玉环家具业,学会了内外贸“两条腿走路”;义乌2300多家玩具企业在外贸订单迅速减少的情况下,“掉转枪口”向内,挽救了整个产业。
浙江民企三十而立
采访中,我们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假设二三十年前,中国就已加入WTO,即中国和世界有着和今天同样的一体化经济语境,那么这场国际金融风暴对浙江民企的冲击,又会是怎样?
“恐怕会很惨!”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脱口而出。
省私营(民营)企业协会日前出炉的“民企生存状况调研报告”认为,在这波危机冲击中,规模较大企业受到的影响要小于规模较小的企业。
在市场经济中一路摸打滚爬过来的这些著名民企,对这场危机做到了“见事早、行动快”。
恒逸集团董事长邱建林从美国花旗银行身上,率先嗅到了危机的味道。
2007年12月30日,恒逸集团和花旗银行签署协议,决定引入花旗银行作为战略投资者。可到了2008年5月,花旗银行突然说:“我们拿不出钱了,只能毁约,并愿意承担罚款。”
“著名的花旗银行拿不出钱了,西方金融一定是出了大问题!”邱建林说,他本能地感觉到了大地震的前兆。
国际原油价格的疯狂涨跌,也让邱建林看到了危险信号。去年6月18日,公司全部高管到普陀山开会,在关键时刻推出非常之举:改变库存一个月的通常做法,把库存压低到两三天,一船船还在公海上向恒逸运来的原料被不惜代价转手;对公司生产经营只考核现金流,不考核利润指标;对在建项目,一律缓建或“封盘”……
事实证明,这一系列果敢坚决的举措,让恒逸集团至少省下两三个亿。
“如果没有多年积累的实力,这一次我们也许就挺不过去。”楼忠福坦言,去年总造价达40亿元的迪拜跑马场停车场项目,突然遭遇业主方资金链断裂。灾难面前,连跑马场主体工程的总承包商――一家来自新加坡的企业,都选择了放弃。广厦却没有退却。楼忠福相信,这个全世界最奢华的跑马场项目一定会如期开业,业主方只要挺过眼下这个资金链紧张的难关,将来的还款能力一定不成问题。于是,广厦不退反进,从国内调集数亿元资金帮业主方垫付工程款,保证了工程进度。
如果问娃哈哈为什么能有一副屹立不倒的好身板,宗庆后不会向你多谈外界常言的销售网络、品牌营销和新品开发,而是告诉你他的“柔性生产线”。这个高科技的生产线,是娃哈哈多年花费巨资打造而成的,能够高效率地生产娃哈哈所需的巨量饮料瓶。
在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的枪林弹雨中,娃哈哈之所以毫发无损,并不完全得益于以内销为主的产品结构,也不完全得益于饮料这个行业的特殊性。“企业本身的素质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因素。”宗庆后说。
为下一个春天准备好种子
今年4月,联合国粮农组织把国际天然纤维论坛放到了中国的西双版纳举行。将众多国际粮农专家和纺织专家吸引到彩云之南的,是这里诞生的世界上第一条工业化汉麻纤维加工生产线。专家们认为,“天然纤维之王”汉麻具有吸湿、透气、舒爽、散热、防霉、抑菌、抗辐射等特性,汉麻纤维的研制成功,堪称一次纤维革命。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首席代表赛奇托莱科女士为此向汉麻纤维的研发单位雅戈尔集团等3家单位颁发了创新奖奖牌,以表彰他们在开发天然纤维领域所作出的贡献。
“中国是纺织服装大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原料消耗大国,去年棉花需求的进口依存度已经超过35%,汉麻纤维作为绿色环保的新资源,可缓解我国天然纤维紧缺的现状,和棉花相比,汉麻种植基本不施农药、不用化肥,不污染环境。汉麻还可替代石油、煤等矿物原料,减少我们对矿物能源的依赖。”雅戈尔集团董事长李如成说,雅戈尔携手有关部门开展技术攻关,一一破解了汉麻纤维产业化进程中的种种难题。
目前,雅戈尔汉麻公司已具备了年产汉麻纤维2000吨的生产能力,汉麻产品今年下半年将全面上市。“这项技术将是雅戈尔未来的一个核心竞争力。”李如成对此满怀信心。
也是今年4月,万向集团的纯电动汽车锂电池生产基地项目,在万向已有电动汽车项目基础上新增投资13.65亿元,到2010年将达到年产1000辆纯电动商用车、10亿瓦时锂离子动力电池的产业规模。
去年,在国际光伏产业的低潮中,正泰却看到了未来的市场制高点。在杭州,正泰投资20亿元上马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大手笔吸纳高科技人才,组建完成了三支博士研发团队。这种第二代太阳能电池消耗材料只有第一代的10%,光电转化率却超过了9%,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南存辉预计,随着太阳能电池成本的不断下降和传统火电价格的持续上升,在2015年左右,太阳能发电有望实现市场化盈利。
尚处寒冬,却已在为下一个春天准备种子。这些民营企业家用自己的实践诠释了什么叫危中寻机。
(来源:浙江日报)